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简介

生物医学工程是一门综合运用工程学和生命科学的原理与方法,研究开发用于疾病诊断、治疗、康复的各种工程技术和方法的交叉学科。广州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科依托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等重点学科,整合呼吸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及省部级重点实验室资源,聚焦呼吸系统疾病诊疗难题,构建“校-企-医-孵”协同创新模式,重点攻关智能医疗电子、生物医学材料、组织工程及医学信息领域,形成“临床需求-技术研发-产业转化”全链条学科特色,引领医工交叉前沿方向。2021年入选广东省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重点建设学科,与学科密切相关的材料科学已进入ESI全球前1%。

历经20年深耕,学科建设实现跨越式突破。2004年创立,2005年招收首届本科生,2018年获批一级学科硕士点,2019年入选广东省特色专业,2021年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及省级重点学科,2024年跻身“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全球前100(国内医科院校前5)。2024年学生获国家级竞赛奖项10项,省级奖项37项。

学科汇聚海外院士、国家杰青/优青等国家级人才23人次,省级人才11人次,44%教师具有海外背景,27人通过“南山学者”计划引进,学科交叉覆盖医学、材料、电子、生物等多领域,形成医工复合型人才梯队。

科研成绩显著,转化成效突出。近三年承担国家级项目27项(含重点重大类7项)、省市级35项,项目经费累计7189万元,发表中科院一区论文200余篇,授权专利76项,10项成果临床转化,包括深静脉血栓智能诊断系统、载药气道支架、3D生物打印技术及PCL导电材料等,部分成果已经成立公司进行转化和推广。其中谢茂彬教授团队研发的国内首台商业化体积打印设备OrganSEC技术指标达到国际一流,填补了国内空白,其发布信息被刊登在《人民日报》2024年8月30日第11版,受到多家媒体的广泛关注与报道。

番禺校区:广州市番禺区新造镇新造路1号(邮编:511436)

越秀校区:广州市越秀区东风西路195号(邮编:510182)

欢迎关注广州医科大学公众号

联系电话:020-37103000      传真:020-37103099

版权所有:广州医科大学(2025) 粤ICP备050088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