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是一门综合中、西医学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将中、西医学的理论方法等有机结合,提高防治疾病的能力与水平的学科。广州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于上世纪70年代末由钟南山院士、侯恕教授等知名专家大力倡导创立,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在学科验收中获评“优秀”。与学科密切相关的临床医学已进入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
2007年招收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2012年成立中西医结合研究所,2010年获得中西医结合一级硕士点,2018年建设中西医临床学院,2022年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成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先后获得广东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广东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广东省“特色专业”和国家一流专业。近5年获得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教学质量工程14项,教研课题19项,主编国家级教材2部。
现已形成四个稳定的学科方向,包括中西医结合呼吸道疾病、中西医结合生殖内分泌疾病、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中西医结合神志病。以呼吸道疾病的中西医结合研究带动整个学科发展。获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协同“旗舰”专科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6个,广东省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2家,广东省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4个,广东省中医药重点专科16个,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3个,全国综合医院示范中医药工作单位6个。
学科以王新华教授为学科带头人,以全国著名中医药专家邱志楠教授为学术带头人,人才梯队结构合理。拥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全国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1名,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5名、学术继承人22名,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10人;广东省名中医、省优秀中医人才、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省“千百十”省级培养对象、省名中医师承项目导师及学术继承人39名。近三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5项,省级科研项目14项,省级以下级项目38项。发表科研论文200余篇,其中SCI论文47篇;获发明专利4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