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医在线讯 “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疫情防控期间,广州医科大学一线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面对开学时间的调整和授课方式的改变,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全方位迅速组织开展线上教学。
截至目前,广州医科大学本科线上教学已持续平稳运行九周,开课门次达1758门次,已开课的课程中采用SPOC模式实施线上教学课程1560门次,采用直播模式实施线上教学课程192门次。开展线上教学以来,教师和学生在线上教与学都非常踊跃,超星学习通平台教师的累计访问量达8,804,404 人次,学生的累计访问量达195,173,740人次。通过问卷调查显示,学生、教师、教学督导均充分肯定线上教学效果。
有序安排部署 确保教学进度与质量
为保障疫情防控期间的教学进度,教务处在2月初组织召开在线学习工作视频会议,及时发布《广州医科大学本科应急教学组织方案》《关于做好 2019-2020-2 学期延迟开学教学准备工作的通知》等,明确线上教学相关事项,组织老师按照“1+3+4”方案做好线上教学工作;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及时推出《线上教学操作指南》《线上教学锦囊》《非常时期线上教学 tips》等,并组织多场线上教学沙龙,对广大教师进行线上技能培训和答疑,提升教师线上教学能力,让老师们能够从容上阵。此外,还制定完善线上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开展线上教学满意度调查,建立线上教学督导制度、质量周报制度,多措并举保障线上教学质量,努力实现线上线下教学质量实质等效。

钟南山院士团队讲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课程
以疫情为教材 深入挖掘教学资源
学校利用学科专业优势,紧贴疫情防控,深挖教学资源,并鼓励临床教师勇担社会责任,速建防控课程。比如,在线上开学第一课上,由校长王新华讲述“从辩证唯物观和文化自信看新冠肺炎的中医药防治”,还现场连线正在武汉协和西院 ICU 的广医医疗队,队员们以现身说法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职业精神教育。钟南山院士团队及时全面梳理抗疫一线的战斗经验和常见问题,打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课程,供所有本科生线上修读,并无偿提供给全部医学生和社会学习者,该课程受到人民日报、人民网、、环球网、羊城晚报、广州日报等多家媒体跟进推荐,微博信息一度登上热搜并被置顶,话题阅读量超过1.6亿,受到广泛关注和好评,目前该课程在人卫慕课平台的选课人数已接近1.6万人。邀请驰援武汉归来的附属第一医院副主任医师陈爱兰、附属脑科医院副院长何红波教授给学生线上授课。

学生线上学习场景
创新内容形式 产生一批优秀在线教学案例
随着线上教学的深入,我校产生一批优秀的在线教学案例。全国医学教育发展中心在中国医学在线教学实践报告中刊登了我校两个优秀案例:公共卫生学院李芳健教授的《卫生应急》课程,通过师生自愿参与新冠病毒防控实践、联合设计制作科普动画、课程内容加入新冠肺炎防控模块、线上实时教学与实验设计改革等方式全面加强学生综合能力;基础医学院白洪波老师的《心血管生理学》课程,以微课为枢纽,带动整个课程运转,制作了“在线微课学习+线上CBL翻转课堂+在线答疑”的学习套餐。而在近期广东省本科高校在线开放课程指导委员会举办的第二批优秀在线教学案例评选活动中,我校申报推荐的教学案例获得了多个奖项:获得高校类优秀案例1项,学院或专业类优秀案例1项,教师或课程类案例一等奖6项,二等奖11项,其中钟南山院士团队申报的两份优秀案例均获得一等奖,为高校在线战“疫”教学提供了良好示范。护理学院特聘教授汪国成教授主讲的全英课程“Innovation and Creative Thinking”慕课在首批高校在线教学国际平台“学堂在线”国际版上线,疫情期间面向全世界大学生和学习者免费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