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教育厅公布了2017年度高校珠江学者岗位计划设岗学科(专业)和聘任人选名单,我校康睿教授获得广东省重点学科“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的珠江学者特聘教授称号,田旭研究员获得广东省重点学科“药理学”的青年珠江学者称号,关伟杰副研究员获得国家重点学科“呼吸内科学”的青年珠江学者称号,新增省重点学科“妇产科学”“神经病学”与新兴交叉学科“临床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3个学科设置珠江学者岗位。

康睿,女,1976年生,教授。康睿教授是我校2016年高水平大学建设办公室从海外引进高层次人才,原就职于美国匹兹堡大学外科系和肿瘤研究所。近五年在国际著名期刊发表论文60篇,其中第一作者、并列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论文25篇,总影响因子569.6,平均影响因子8.38,单篇最高影响因子18.187。申请者是国际上自噬研究方向的学术带头人之一,首次阐明hmgb1-rage依赖性自噬通路,以及该通路影响肿瘤及炎性疾病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上述研究成果被《nature》、《cell》、《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nature reviews molecular cell biology》和《nature reviews cancer》等期刊引用或专题报道。康睿教授已经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以及蛋白质修饰与降解重点实验室的研究团队开展了广泛和实质性的合作,联合发表论文16篇,其中影响因子超过10分的文章4篇。

田旭,男,1982年生,研究员。田旭研究员是我校2016年高水平大学建设办公室从海外引进高层次人才,原就职于德国哥廷根大学。主要工作从事有机小分子不对称合成研究,包括基于氢键活化机制的硫脲叔胺催化,基于亚胺盐和烯胺活化机制的伯胺、仲胺催化、以及基于氢键活化机制的手性磷酸催化及其过渡金属催化等一系列研究,重点研究了由金鸡纳碱衍生的有机小分子伯胺催化剂对不饱和羰基化合物的远程不对称催化,建立了高效简便的催化反应体系,并深入研究了反应机制,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研究成果。迄今共发表sci收录论文10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在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org. lett., chem. comm.等上共计6篇,其中4篇影响因子if>10,他引近500多次。

关伟杰,男,1984年生,副研究员。2014年毕业于广州医科大学,师从郑劲平教授和钟南山院士,现研究方向为慢性气道疾病(特别是支气管扩张)诊治,最近4年余以来建立广州地区支气管扩张患者的临床及生物资源库,研究成果发表于european respiratory journal、chest等sci杂志。近5年来以第一、共同第一、通讯作者发表47篇sci文章(合计影响因子超过190分),单篇论著最高影响因子44.002分(the lancet)。申请人近4年来共发表25篇支扩诊治课题的sci论文(影响因子超过70分),是我国内地最早、最全面的原创性报道。于2016年获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高影响力论文奖”。
广东省高等学校珠江学者岗位计划是广东省高等学校最高层次的人才工程项目,目的是培养和造就具有国际或国内领先水平的学科带头人,促进学科专业快速发展,提高广东省高校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学术地位和竞争实力。此次入选珠江学者岗位计划是我校高层次人才建设工作的重要成果,体现了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人才引进和培养高层次青年人才的努力和成效。目前我校已有珠江学者特聘教授4人,讲座教授1人,青年珠江学者3人。
(人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