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医在线讯 大气质量显著影响人类健康,呼吸系统是空气污染物进入人体的首要通道,然而目前我国仅有有限的流行病学资料以及空气污染对呼吸系统健康的影响。为此,受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The Lancet)编辑部的邀请,钟南山院士及团队撰写了关于中国空气污染现状以及改进建议的综述。
在本篇综述里,团队回顾了室内以及大气空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以及成分,强调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以及光照对雾霾形成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大气污染物水平在不同年份、中国不同地区的变异趋势;探讨了空气污染对主要慢性呼吸道疾病(包括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癌)的影响。综述特别指出,空气污染物水平的增高显著增加了慢性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触发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急性加重;空气污染的不良影响还可以长期存在,因此大气污染物对母体的保留可以影响婴儿今后的肺功能增长以及哮喘发病风险;此外,中国空气污染物的水平显著高于西方国家,但是空气污染物浓度与慢性呼吸道疾病发病率并非呈线性相关关系:在较高的空气污染物水平下,慢性呼吸道疾病发病率的增长可能呈平台样改变。
团队针对目前中国空气污染的现状提出了改进的建议,包括:全社会水平(政府各部门通力协作制定政策、改善机动车燃油质量与更新机动车引擎、工业生产技术改良、为公共场合禁烟立法、建造健康城市、降低大气温室气体浓度、向低碳生活的转变、建立早期空气污染事件预警系统)以及个人水平(佩戴面罩、使用室内空气净化仪或空气质量检测仪、改变饮食习惯、减少二手烟的不良影响)的全方位努力。
综述还陈述了今后我国开展空气污染防治研究的方向,包括:1)探讨燃烧秸秆对呼吸系统健康的影响;2)对呼吸系统产生最大不良影响的主要空气污染物成分;3)燃烧烟煤后产生空气污染物的致癌性;4)中国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对空气污染物不良影响的易感性差异;5)在较高浓度下,空气污染物对中国人群究竟是否具有致癌性;6)探讨空气污染物浓度与慢性呼吸道疾病发病率、急性加重发病率的剂量-反应关系;7)改进空气质量后对慢性呼吸道疾病的长期影响。
据悉,本文的团队成员包括关伟杰博士(第一作者)、郑雪燕博士(广东省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英国Imperial College London的著名呼吸科教授Kian Fan Chung以及钟南山院士(本文的通讯作者)。文章题录:Guan WJ, Zheng XY, Chung KF, Zhong NS. Impact of air pollution on the burden of chronic respiratory diseases in China: Time for urgent action. Lancet. 2016; 388: 193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