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医在线讯 近日,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肺血管病学组汤海洋教授、王健教授团队与美国亚利桑那大学转化医学系Jason Yuan教授合作的研究成果“Pathogenic Role of mTORC1 and mTORC2 in Pulmonary Hypertension”发表在美国心脏病学会期刊JACC: Basic Transl Sci。该研究揭示了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复合物1和复合物2两种功能不同的mTOR复合物在肺动脉高压发展中的不同作用,为开发肺动脉高压和右心衰竭患者的新疗法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 PH)是一种严重的肺血管疾病,肺血管持续性收缩以及肺小血管重塑等原因导致肺血管结构与功能的改变,从而引起肺血管血流阻力增加,常导致患者右心衰竭甚至死亡。尽管肺动脉高压的研究已取得一定的进展,但临床上仍然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PH患者的死亡率仍然很高。研究人员利用平滑肌细胞特异性敲除和内皮细胞特异性敲除小鼠模型,结合低氧诱导肺动脉高压疾病模型,鉴定了mTOR复合物1和复合物2在PH发生、发展中的不同作用;研究进一步发现抑制mTOR复合物1能够缓解PH的发生、发展,但长期抑制mTOR复合物2却能引起自发性的PH,可能是由于肺动脉平滑肌细胞中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PDGFR)的上调。因此研究首次提出了使用mTOR抑制剂(雷帕霉素)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伊马替尼)联合治疗PH和右心室肥大的治疗新策略。该研究的意义在于为开发肺动脉高压和右心衰竭患者的新疗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论文链接: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30623134
期刊同时发表波士顿医疗系统心脏病学系教授Bradley A. Maron和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医学系教授Martin R. Wilkins的评论文章,对本论文进行了点评,认为研究论文全面描述了mTOR,mTORC1和mTORC2对肺血管重塑和肺动脉高压疾病中的作用,并提供了令人信服的数据,将mTORC2鉴定为调节两种重要的、交叉的、可药物化途径的会聚点:雷帕霉素靶向mTORC1和伊马替尼靶向PDGFRα/PDGFRβ。有了这些新知识,进一步的研究可能会提供对伊马替尼治疗临床反应的个体间差异的分析。因此,本论文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重新审视酪氨酸激酶抑制作为肺动脉高压的一种有前景的疗法。总之,目前的研究提供了mTOR在肺血管重塑中的作用的新观点,并提供了非常详实可靠的证据,强调优化肺动脉高压疾病的基础研究、转化以及临床相互关联途径的必要性。
点评链接:http://basictranslational.onlinejacc.org/content/3/6/763
2019年美国心脏病学会科学会议即将在美国新奥尔良召开。招待会上,JACC编辑委员会为表彰本论文的学术贡献,将授予汤海洋教授“年轻作者成就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