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暑假,广州医科大学团委开展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暨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该校18个学院、96支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2000余名青年学子,在祖国大地上贡献青春力量。其中,“药志远”实践团就是他们中的代表。
清远市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山苍子和岗梅作为当地历史悠久的药食同源的药材,具有显著的药用价值。当地一家企业计划开展以山苍子为核心的草药资源产业化开发,实现在化妆品领域的应用转化。为此,广州医科大学药学院“药志远”实践团深入基层开展实地调研。同时在药学院专业老师的指导下,为企业提供从成分分析、功效评价到工艺开发、产品设计的全方位技术支持。
“药志远”实践团由药学院师生组成多元化团队,致力于运用药用植物学、生药学、药理学等专业知识探索山苍子和岗梅的药用价值。

抵达当地后,“药志远”实践团与当地企业展开深度交流,并深入生产一线,观摩山苍子药枕的制作工艺。实践团还走进山苍子种植示范基地,实地考察作为化妆品特色原料的培育生态及关键技术环节。

在经验丰富的当地村民带领下,“药志远”实践团成员抵达了东风村山苍子种植基地和永联村岗梅种植基地,实践团成员们仔细准确识别饱满的果实,熟练地进行采收。采收完成后,他们又将新鲜的药材放入样品袋中并做好标记,及时送往实验室。
实验室里,在丁博教授的指导下,成员们将山苍子精油与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盐等洗发水主要成分结合,不断尝试与调整以得到合适的配方。经过多次实验和优化,最终样品的各项相关指标均达到标准。同时,实践团通过体外和体内的药理实验,对山苍子的抗炎抗菌活性进行了系统的评价,确保其在使用中的有效性,为山苍子精油的市场开拓提供了坚实的科学支撑。丁博教授表示:“团队将继续深入研究山苍子精油的应用,不断优化配方,推动产品的产业化进程,为当地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除了山苍子精油,实践团对岗梅果实和茎进行了全面的成分分析。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等技术,精确地测定了岗梅果实有效成分含量,这些现代化仪器是岗梅中有效成分的向导,帮助它们揭示自己的真实身份,为精准评估岗梅果实药食同源价值提供了系统、可靠的科学支撑。
为进一步推动以山苍子为代表的壮族瑶族草药资源开发和研究,师生代表在“百千万工程”县域创新基地工作会议上,与连山县科技局、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展开探讨。据了解,未来,三方将持续发力,依托高校优势与地方资源禀赋,进一步激活特色产业潜能,推动产业链延伸,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媒体广医:https://huacheng.gz-cmc.com/pages/2025/07/24/SF1416317214531330b2f24d2088447e.html?channel=weix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