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总决赛圆满结束,广州医科大学参赛团队凭借卓越的创新能力和精彩的现场表现,在大赛中一举斩获金奖1项、银奖2项,实现了学校在该赛事国家级金奖“零”的突破。
本次金奖项目“肺易检——便携式肺功能检测仪引领者”搭载先进的脉冲振荡技术,成功实现了肺功能检查的便携化、简易化与智能化,有效破解了该检查在基层医疗机构难以大规模普及的困境。项目组建了一支医工深度融合、协同攻关的创新团队,将有力推动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早期筛查与慢病管理体系建设,切实惠及基层医疗与民生健康。此成果不仅彰显了学校在医工融合创新教育与科研转化方面的显著成效,也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了兼具科技硬实力与人文温度的“广医智慧”。

副校长李建华与参赛师生团队合影
本次大赛由教育部等11个部门会同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办,郑州大学、郑州市人民政府承办,共有来自161个国家和地区5673所学校的619万个项目、2443万人次参赛,4720个项目入围总决赛。
自今年1月启动大赛以来,学校给予项目团队全方位的支持与指导。校长赵醒村一直关注大赛备赛工作,多次关心大赛进程。副校长李建华主持召开动员会、模拟路演等,支持参赛队伍成长。国赛出发前,学校党委书记曾颖如、副校长李建华为即将出征的师生团队加油鼓劲,勉励大家以最佳状态赛出风格、赛出水平,充分展现广医人的精神风貌。

学校党委书记曾颖如、副校长李建华慰问参赛团队
金奖项目展示
项目名称:肺易检——便携式肺功能检测仪引领者
赛道组别:高教主赛道 本科生创意组
项目来源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项目简介:肺易检是一款面向基层医疗的便携式肺功能检测仪,以“结构创新、模式创新、算法创新”为核心,致力于推动肺功能筛查在社区的普及。肺易检具备多项核心专利,适配社区医院、卫生院、体检中心等多种场景,用户只需平静呼吸3分钟,即可实现早期慢阻肺、哮喘等疾病的智能化辅助诊断。其一次性耗材成本低、维护简便,显著降低基层推广门槛和患者医疗负担,助力分级诊疗与呼吸健康防线建设,真正实现“早筛早自由,随测随安心”。

“肺易检”项目团队
银奖项目
项目名称:术中北斗——甲状(旁)腺无标记智能导航先锋
赛道组别:高教主赛道 本科生创意组
项目来源学院:南山学院
项目简介:术中北斗是一款甲状(旁)腺手术专用的多模态荧光内窥镜智能导航系统。它针对术中甲状旁腺识别难、血运状况难和转移淋巴结清扫难的痛点,集成近红外荧光成像、激光散斑衬比技术、窄带多光谱成像及人工智能算法等,无需造影剂即可实时精准定位旁腺、评估血供、识别转移淋巴结,具有无标记、微创化、多功能三大优势,显著提升手术安全与精准性,减少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率和二次复发,改善患者预后。

“术中北斗”项目团队
银奖项目
项目名称:肺护万家——肺癌无创早筛新范式
赛道组别:“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 创意组
项目来源学院:南山学院
项目简介:肺癌作为全中国发病率、死亡率最高的癌症,通常发现即晚期,难以治愈,而农村、乡镇等基层现状更为严峻。“肺护万家”项目通过“三合一”新范式实现漏斗式筛查,以最优价格惠及广大基层百姓。核心技术包括AI问卷识别高危人群、CT影像辅助诊断和甲基化辅助诊断,筛查性能达到AUC值0.91、敏感性98%、准确率86%。项目已在广东、广西、贵州等地的基层医院完成落地,完成了65000多例的筛查。成果已获得央视新闻、人民网、新华网等官方媒体报道,具有广泛的医疗价值和社会价值。

“肺护万家”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