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医要闻

思政第一课 学校党委书记曾颖如勉励同学们铭记历史开创未来

来源:宣传部  发布时间:2025-09-23

“中国人民历经14年浴血抗战,为世界反法西斯事业与世界和平做出了永不磨灭的贡献!同学们要铭记那段血与火的历史,从中汲取前进的力量,树立远大理想信念,把个人发展融入祖国的需要、人民群众的需求之中。”

9D835

“思政第一课”现场

9月22日,学校党委书记曾颖如以《丹心映南粤 浩气存中华——广东抗战文物里的红色基因》为题上“思政第一课”。她以广东抗战史为核心脉络,依托博物馆里的文物、历史档案中的照片、广东抗战遗迹实证等资料,立体地讲述广东抗战的历史,勉励广医青年学子传承伟大抗战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拼搏奋斗这根主线贯穿大学生活的始终,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相关职能部门、学院教师代表,基础医学院、药学院、第一临床学院、南山学院2025级本科生在现场听课。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龚超主持思政课。

抗战中的红色基因永远值得传承

课上,曾颖如书记简要回顾了中国14年抗战史,特别是广东对抗日战争的贡献。从电影《无名》中广州遭日军轰炸的惨烈场景到著名爱国歌曲《奋起救国》,从敌后战场“华南抗日纵队”到地下抗战秘密情报交通,从国立中山大学在坪石坚守教育到“文化名人大营救”,曾颖如书记用一张张图片、一个个视频,展示日军侵华的铁证和中国抗战的英勇。

34356

学校党委书记曾颖如为有关学院2025级新生讲授“思政第一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

曾颖如书记表示,在精神引领与表率作用方面,共产党人以崇高精神和模范行动鼓舞全国人民的抗战意志和必胜信念。在14年艰苦卓绝的抗战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不畏强敌,同仇敌忾,众志成城,敢于牺牲,百折不挠,谱写了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抗战史诗。

回顾广东抗战历史,无论是战略支撑的敌后战场,还是隐蔽战线的地下抗战,或是正面战场,广东人民都以顽强的意志、无畏的勇气,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卓越贡献。曾颖如书记谈到,广东抗战体系,有力地配合了全国抗战大局,与全国其他地区的正面战场、敌后战场协同作战,形成了对日军的多面夹击,为最终赢得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军事基础。那段历史虽然已经远去,但其中蕴含的红色基因永远值得我们传承和弘扬。

6FD85

学生认真聆听授课

在艰难的抗战岁月里,广东不仅是军事斗争的重要战场,更是文化抗战的前沿阵地。曾颖如书记提到,坪石的中山大学旧址、惠州的东湖旅店等,正是广东文化抗战留给今天的最珍贵遗产,这些遗迹提醒我们: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与魂,守护文脉就是守护民族的未来。今天,我们身处和平年代,但文化自信依然是强国之基。正如《坪石先生》中邱扬最终领悟的:“报国不仅只有慷慨捐躯,知识救国亦是大道。”作为新时代青年,同学们应传承先辈们的精神,在学习中厚植文化底蕴,在实践中强大自身力量。

战场变了,但“仁心”从未改变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最惨烈的一场民族生存之战。据统计,中国军民伤亡超过3500万人。然而,当时的中国拿什么来救援?战前的中国,现代医疗基础极度薄弱。

“中华民族从不缺乏在危难中挺身而出的脊梁!就在这片废墟之上,一道生命的防线被奇迹般地构筑起来。”曾颖如书记介绍了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东江纵队医务队、国际社会的援助、爱国华侨与民间力量的支援、高校内迁与医学教育的坚持等方面的情况。

其中,她特别提到,广州沦陷后,市内各大医院纷纷关闭或内迁,但柔济医院(现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在国际红十字会支持下坚持救治患者。1938年4月,日军空袭造成102人死亡、199人受伤,柔济医院迅速成立航空救伤队,收治27名重伤员。

对比抗战时期医护人员在炮火中抢救伤员以及今天的医护人员抢救病人,曾颖如书记表示,曾经的敌人是侵略者的枪炮,今天的敌人是病毒、是疾病。战场变了,敌人变了,但那份“仁心”从未改变。

随后,她介绍了广医创院院长朱光、老校长钟南山院士以及曾任教于广医的抗日战士叶璞琼老师的有关事迹,她进一步指出:“从抗战到新中国成立,再到抗击非典、新冠疫情,广医人始终冲锋在前,将‘战地仁心’的精神旗帜高高举起。”

A1723

学生认真聆听授课

以青春之力谱写新时代奋进华章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

曾颖如书记表示,学习广东抗战的壮阔史诗,是为了铭记历史,更好地开创未来,希望同学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嘱托,以青春之力谱写新时代奋进华章。

一是铭记历史,开创未来。同学们既要铭记那段血与火的历史,从中汲取前进的力量,又要以史为鉴,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侵略和战争行为,共同维护来之不易的抗战成果。

二是志存高远,锚定航向。同学们要树立远大理想信念,把个人发展融入祖国的需要、人民群众的需求之中。

三是不负韶华,拼搏奋斗。同学们要珍惜青春时光,将拼搏奋斗这根主线贯穿大学生活的始终,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懈努力,在学习、科研创新等方面不断进步。

四是雕琢品行,追求高尚。同学们要以求真的态度学习知识,以善良的品格团结同学,以审美的眼光丰富生活、充实精神。

课堂的尾声,曾颖如书记为在座师生推荐广东文物主题游径,并鼓励师生进行线上游览和实地参观。

微信扫码打开广东文物主题游径地图


番禺校区:广州市番禺区新造镇新造路1号(邮编:511436)

越秀校区:广州市越秀区东风西路195号(邮编:510182)

欢迎关注广州医科大学公众号

联系电话:020-37103000      传真:020-37103099

版权所有:广州医科大学(2025) 粤ICP备050088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