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广州医科大学第十五届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决赛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清远医院举办。决赛同步设置在线直播,吸引了四十多万人次观看。
本届大赛由广州医科大学主办,决赛由第六临床学院(附属清远医院)承办。经过学院和各临床实习基地组织的初赛选拔,来自不同学院及专业的19支参赛队伍、75名选手脱颖而出进入决赛,展开了一场高水准、多维度的临床技能比拼。

附属清远医院副院长彭铁立主持开幕式

附属清远医院党委书记王贵清致辞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清远医院党委书记王贵清表示,医学教育是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基石,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卓越医学人才,是党和国家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

教务处处长郑建民讲话
广州医科大学教务处处长郑建民表示,举办医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旨在充分践行"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管" 的宗旨。通过这一赛事,学校将持续推进临床教学改革,全面提升医学人才培养质量。

肖强副裁判长代表裁判宣誓

叶晨乐代表参赛选手宣誓
开幕式上,大赛副裁判长肖强和第六临床学院代表队叶晨乐分别代表裁判、参赛选手宣誓。
决赛全天进行,赛程共设置了三轮递进式比拼,内容涵盖诊断学、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急诊及护理等领域,全面考察选手的临床思维、实操能力及团队协作水平。
第一轮比赛为多站式,设7个赛站,19支队伍分三批进入赛场比赛。第二轮比赛为多站式,设5个赛站,10支队伍分两批进入赛场比赛。第三轮比赛为综合案例式,前两轮比拼胜出的3支队伍分三批进场比赛。
第一轮比赛

第一轮比赛现场
第二轮比赛

第二轮比赛现场
第三轮比赛

第三轮比赛现场
比赛过程中,标准化病人、高仿真模拟人、创新模具等被广泛应用,竞赛内容强调人文关怀、团队协作与临场应变。此外,本次大赛首次创新引入AI辅助问诊系统,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技术与临床实践教学,全面考核学生运用现代技术处理临床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医学教育面向未来的探索精神。

专家解说现场
比赛同步开展在线视频和图文直播,并邀请专家进行现场解说点评。赛事过程紧张激烈、扣人心弦:面对河边突发胸痛倒地的患者、发生窒息的新生儿、毒蛇咬伤的患者等紧急情况,参赛选手争分夺秒,果断决策,紧密协作,与时间赛跑。裁判严格评判,关注细节,确保评判严谨公正。工作人员与标准化病人专业配合,保障赛事顺利进行。
赛场外,各参赛队伍领队、指导教师以及学生们通过实时直播密切关注赛况,隔着屏幕感受现场的紧张氛围,欣赏选手的精彩表现,聆听专家的专业点评,并在评论区积极互动,为选手们加油鼓劲。







学校相关部门、学院负责人为获奖队伍和个人颁奖

总裁判长刘翔教授点评
闭幕式上,大赛总裁判长、广州医科大学实践教学中心副主任刘翔教授宣布比赛成绩并对比赛作点评。他表示,本届大赛命题源于临床、高于临床,全面测试学生综合能力,其中 ,AI 问诊技术的应用,更充分体现赛事的创新性与引领性。
郑建民处长在总结发言中鼓励全体同学坚守医学初心,不断提升综合能力,努力成长为具有创新能力和人文情怀的优秀医学人才,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广医力量。
比赛结果
特等奖
南山学院代表队
第六临床学院代表队
一等奖
儿科学专业代表队
第一临床学院代表队
医学影像学专业代表队
二等奖
麻醉学专业代表队
第二临床学院代表队
第二临床学院创新班代表队
精神医学专业代表队
第三临床学院代表队
三等奖
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代表队
附属番禺中心医院代表队
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代表队
附属惠州医院代表队
第五临床学院代表队
附属市十二人民医院代表队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代表队
第三临床学院创新班代表队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代表队
单项奖
第二临床学院代表队:陈海薇
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代表队:何峪阳
精神医学专业代表队:陈天恩(两项)、黄婧
第二临床学院创新班代表队:肖家乐
附属市十二人民医院代表队:冼林锦
麻醉学专业代表队:欧秋韵、林华昌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代表队:曾庆鸿
医学影像学专业代表队:吴明杰
第三临床学院代表队:江文睿
南山学院代表队:于馨洋
优秀组织奖
第六临床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