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医要闻

广医一批医务工作者受表彰

今天是第八个中国医师节,在节日之际,2025年“最美医生”、广东省“最美医务工作者”、第二批“名医绝技”、“广州好医护之广州名医”、“广州好医护之广州好医生”评选结果公布,广医系统内一批医务工作者受表彰。

2025年“最美医生”广医系统获奖名单

8月19日,中央宣传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向全社会公开发布2025年“最美医生”。我校附属第一医院何建行入选其中。

6486

何建行,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教授,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主任,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院长。

从事胸外科医教研一线工作40年,本人及团队每年完成超12000例的胸外科手术及100余台肺移植,首创无管微创技术(Tubeless VATS)入选2022哈佛大学教科书。在 NEJM、Lancet等国内外知名杂志发表论文430篇(IF>30分23篇;IF>10分52篇),总IF>2,800分,他引>38,000次(含15部国际指南),ESI高被引论文22篇,入选爱思唯尔终身影响力排行榜。

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等4项国家级奖项,何梁何利奖、树兰医学奖以及中华医学会、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华夏医学科技奖、医院协会一等奖等20余项省部级奖项,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模范教师、中国十大口碑医生等荣誉称号。


2025年广东省“最美医务工作者”广医系统获奖名单

8月18日,由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文明办、广东省中医药局、广东省疾控局联合主办,以“奋进新时代 医心铸华章”为主题的广东省庆祝2025年中国医师节主题文化活动在广州举行。

活动现场,2025年广东省“最美医务工作者”名单正式发布,我校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林艳获此殊荣。

27A20

林艳,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护理部主任兼党支部书记。她坚守护理管理和儿科临床一线27载,推动护理高质量发展:带领医院护理学科获批省级、市级护理重点专科建设,创新护理服务模式,“互联网+护理服务”累计超5.3万人次;主持省部级10余项科研项目,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40余篇论文,带领团队获专利387项并推动3项转化应用。

她力促优质资源下沉,创新“护理工作站”帮扶模式,牵头成立“广州市妇幼专科护理联盟”,建设高水平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培养近千名专科护士。她聚焦儿童健康,引领儿科护理发展,打造多元化护理团队。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她科学抗疫,累计派出246支护理队伍支援抗疫,完成超1090万份核酸采样等任务。

广东省医师协会第二批”名医绝技“名录广医系统获奖名单

8月17日,广东省医师协会举办以“德馨于行 技精于勤”为主题的2025年中国医师节庆祝大会,大会披露了广东10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成果,还发布了最新一批十大“名医绝技”名录,我校附属第二医院佟志勇、附属第三医院王志坚入选其中。

412E


2025年“广州好医护之广州名医”“广州好医护之广州好医生”广医系统获奖名单

8月18日,由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广州市总工会联合主办的广州好医护之“广州名医”&“广州好医生”主题分享会暨中医类重大疑难罕见疾病诊疗中心授牌活动中,十名“广州名医”及百名“广州好医生”获颁荣誉证书。

我校附属第一医院曾国华、附属第二医院张竞之、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周文浩入选“广州好医护之广州名医”,广医系统内21名医务工作者入选“广州好医护之广州好医生”。

“广州好医护之广州名医”


1CD99

曾国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泌尿外科学科带头人、广东省泌尿外科重点实验室主任,泌尿微创手术机器人与智能装备广东省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深耕泌尿外科36年,首创负压吸引微创取石术——SMP及FANS技术,个人累计完成此类手术超1万台,吸引欧美美等50多个国家700多名医生来华进修。该技术获2023年广东省专利金奖,2024年中国专利银奖。荣获2024年首届“国家杰出医生”称号及2025年国际腔内泌尿外科协会最高荣誉奖Ralph Clayman Mentor Award。

19031

张竞之,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党委书记、中医内科学科带头人。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26年,把握中医药发展规律,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研究方法,致力于中医血瘀证及活血化瘀治疗研究,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第四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广东省卫健委特支计划领军人才等荣誉。过去5年内年均门诊量约4000人次、年均查房量1000余人次,疑难危重患者占比达35.3%,在重大疾病的预防与诊治、尤其是在疑难危重疾病的中医药诊治和治未病等方面具有显著工作绩效和能力。

1E62F

周文浩,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主任(院长),儿科医学领域专家、“中国新生儿基因组计划”发起人,牵头构建国内领先的新生儿分子基因诊断体系,建立全国首个新生儿神经重症监护单元,推动新生儿罕见病数据库建设及区域协同筛查。其主导粤港澳大湾区基因与细胞治疗中心建设,打造国家区域儿童(妇幼)疾病与健康研究院等高能平台;作为中国新生儿协作网联合主席,牵头搭建全国性的新生儿临床协作网络,提升我国新生儿疾病防治整体水平。

“广州好医护之广州好医生”


CE2F

值此节日之际,让我们为广医的获奖者点赞,并祝全体医务工作者节日快乐!

E789C


番禺校区:广州市番禺区新造镇新造路1号(邮编:511436)

越秀校区:广州市越秀区东风西路195号(邮编:510182)

欢迎关注广州医科大学公众号

联系电话:020-37103000      传真:020-37103099

版权所有:广州医科大学(2025) 粤ICP备050088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