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医要闻

广州医科大学南山班成立十五周年活动暨2024级开班仪式在广医一院举行

7月3日,广州医科大学南山班成立十五周年活动暨2024级开班仪式在附属第一医院大坦沙院区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向新加入南山班的40名学子授袍、赠书,校长赵醒村、副校长李建华、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汪志标、学校职能部门代表、教师代表、毕业生代表等,与同学们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开班仪式由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周承志主持。

参会人员合影

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周承志主持开班仪式

钟南山院士授袍、赠书并殷切寄语

钟南山院士为2024级南山班学子授袍

在庄重的授袍仪式上,钟南山院士亲手为40名新一级南山学子一一授予象征仁心圣洁的白袍,并赠予纪念书籍,以温暖而坚定的寄语勉励新一代南山学子。

钟南山院士讲话

钟南山院士表示,南山班培养出的学子,无论是成为业内顶尖的专业人才,还是扎根基层守护百姓健康的医务人员,亦或是将学术研究与实践应用无缝衔接的年轻学生,都展现了卓越的医学素养与担当精神,值得充分肯定与赞扬。

他指出,当前国家亟需具备创新潜力的医学人才,人才培养应从单纯知识积累转向"自主学习-发现问题-讨论解决"的实践路径。其核心是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精神,实现从知识接受者到问题解决者的转变。他认为创新潜力源于挫折磨练,建议医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后应快速聚焦专业方向深耕,以"边突破边补缺"的方式提升效率。

赓续南山精神 担当时代使命

校长赵醒村讲话

2024年,南山学院迎来首批临床医学“5+X”一体化专业15名学生,标志着本硕博贯通培养进入新阶段。学院将与广州国家实验室深度合作,构建更完善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仪式上,校长赵醒村向同学们提出三点期望:

第一,永怀赤子之心,做胸怀家国的奋斗者。要将个人事业发展之“小我”之志,融入国家医学发展事业之“大我”洪流之中。

第二,坚定求索之路,做着力创新的开拓者。要将“追求卓越”写进人生品格,努力成长为敢闯会创、勇争一流的卓越创新人才。

第三,笃行大医之道,做仁心仁术的践行者。要用仁心仁术诠释医者之魂,成长为德才兼备的"大医"。

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汪志标讲话

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汪志标在讲话中表示,15年来,见证了南山学子从青涩医学生成长为临床骨干的蜕变过程。特别是当遇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医者担当。

希望同学们胸怀家国、勇攀医学高峰,以创新突破边界,以担当直面挑战,精研医术、淬炼仁心,为成为一名兼具温度与深度的医者打下坚实基础。

在热爱中成长 在使命中启航

毕业生代表、浙江大学陈鸣宇研究员发言

毕业生代表、浙江大学陈鸣宇研究员分享了他在广医的求学经历与收获。他表示,学校给予最优质的资源和最贴心的支持,南山班的人才培养方式使我不仅构建了完整的医学知识体系,更培养了独立思考、提出问题的能力。

希望师弟师妹们修炼“爱”的能力——爱上你的专业、爱上未知的世界、爱上你选择的生活,并坚持阅读与运动。

2024级新生代表赵剑瑶发言

2024级新生代表赵剑瑶在发言中表示,作为学校最具使命感的特色班级,南山班学子不仅要精研医术,更要心怀家国,无论是治病救人还是科学研究,都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作为支撑,2024级南山班学子将传承南山精神,脚踏实地刻苦学习,不负所托,书写属于广医人的新篇章!

2018届南山班毕业生梁恒瑞老师作为领誓人,带领全体新生庄严宣誓

十五年砥砺奋进 铸就卓越育人品牌

2010年,在钟南山院士的倡导下,广州医科大学经教育部批准开设临床医学统筹实验班“南山班”;2012年入选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2013年12月成立南山学院并获批广东省高等学校试点学院;2015年南山学院获批广东省拔尖创新医学人才培养项目。

15年来,南山学院始终传承南山精神,以IMH(创新Innovation、使命Sense of Mission、人文Humanity)教育理念为引领,培养了大批拔尖创新医学人才。

学院创新构建了以器官系统为核心的整合课程体系,推行PBL教学法,实施“5+X”本硕博贯通培养模式。通过全程导师制,学生在国家级科研平台和临床重点专科中早接触科研、早临床实践,同时享有100%国际交流机会。

这一系列创新举措成效显著:15届共计349名毕业生中,升学率达88.25%;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学生发表SCI论文134篇,获专利27项,在“互联网+”等赛事中屡获殊荣。

番禺校区:广州市番禺区新造镇新造路1号(邮编:511436)

越秀校区:广州市越秀区东风西路195号(邮编:510182)

欢迎关注广州医科大学公众号

联系电话:020-37103000      传真:020-37103099

版权所有:广州医科大学(2025) 粤ICP备050088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