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医要闻

我校何建行教授团队联合相关合作团队于Cancer Cell发文揭示肺癌脑转移新机制

本网讯 近日,我校何建行教授团队联合克利夫兰诊所鲍仕登教授团队,在Cancer Cell 在线发表题为“CD44+ lung cancer stem cell-derived pericyte-like cells cause brain metastases through GPR124-enhanced trans-endothelial migration”的研究论文。

恶性肺癌在组织学上分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85%)和小细胞肺癌(SCLC,约占15%)。非小细胞肺癌主要包括肺腺癌(ADC)、鳞状细胞癌(SCC)和大细胞癌。大约50%的肺癌患者在疾病进展过程中会发生脑转移。尽管近年来在治疗原发性肺癌方面取得了进展,但脑转移患者的生存率仍然非常低。脑转移治疗的显著失败归因于多种因素,包括肿瘤异质性、治疗耐药性和阻断抗癌药物有效递送的血脑屏障(BBB),对频繁脑转移机制的了解不足是脑转移治疗的重大阻碍。

与大多数恶性肿瘤相似,肺ADC具有高度异质性,并含有癌症干细胞(CSCs)。CSCs是导致恶性生长、治疗抵抗和肿瘤复发的关键癌细胞,通常存在于血管周围壁龛中,与肿瘤微环境中的其他细胞和成分相互作用。CD44是被广泛用于识别肺ADC中的CSC特性的上调标记物。CD44、CSCs究竟如何参与肿瘤转移仍然难以捉摸。

该研究发现CD44+ CSC衍生的周细胞样细胞(CD-周细胞)通过G蛋白偶联受体124 (GPR124)介导的Wnt7-β-catenin信号传导,显示出强大的TEM内渗和外渗能力,从而导致脑转移。揭示了一个未知的细胞模式和分子机制驱动肿瘤转移,特别是肺ADC的脑转移。由于乳腺癌等其他恶性肿瘤也会转移到大脑,因此确定该机制是否适用于其他转移性肿瘤将是非常有意义的。该研究为更好地了解肿瘤转移打开了一扇独特的窗口,也为预防或减少转移提供了一种治疗策略。

番禺校区:广州市番禺区新造镇新造路1号(邮编:511436)

越秀校区:广州市越秀区东风西路195号(邮编:510182)

欢迎关注广州医科大学公众号

联系电话:020-37103000      传真:020-37103099

版权所有:广州医科大学(2025) 粤ICP备050088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