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医要闻

我校5名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获省、市表彰

   广医在线讯 近日,广东省教育厅等单位公布了第十届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和南粤优秀教师、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的评选结果并进行表彰。我校护理学院周英教授获“第十届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本科)”,卫生管理学院范阳东教授、第三临床学院黄美凌教授被授予2021年“南粤优秀教师”称号,药学院余细勇教授被授予2021年“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同时,广州市召开庆祝教师节暨表彰大会,公共卫生学院蒋义国教授被授予2021年“广州市优秀教师”称号。

  此外,我校授予护理学院周英教授、基础医学院宣爱国教授“广州医科大学校级教学名师”称号,并评选出基础医学院阳范文教授团队、第一临床学院王新华教授团队、第二临床学院谭理连教授团队为2021年“广州医科大学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敬业爱生,知行合一。”周英教授如是说。她是护理学院院长、国家级一流专业护理学专业负责人,博士生导师,拥有30年教龄。她基于OBE理念创新教学目标,重新设定课程目标,使其与人才培养目标高度契合,构建了“4模块3阶段护理心理学课程体系”,开展任务驱动式、体验式教学,打通师生参与式学习路径。担任本科生、研究生导师,有6名学生获得国家研究生奖学金,指导学生获得国家级“大创”项目。曾获广东省第八届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结题成果二等奖,广东省护理科技奖一等奖、二等奖等。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省市厅级等科研项目60余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50多篇,SCI收录论文多篇,主编教材及专著10多部。

  “我将以更饱满的热情投身教书育人,不忘初心,扎实工作,为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范阳东教授是卫生管理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从事教书育人工作18年,曾任学校教学督导组副组长。主导完成学院四个专业2020版人才培养方案,参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获得省一流本科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授权点动态调整为公共管理一级学科授权点等多项重点工作。先后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等十余项课题研究,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个人专著一部,主编出版研究报告三部,参与教材编写二部。多次撰写各类政策建议报送有关部门,合作完成的研究报告被全国人大常委会采纳。

  “成绩属于过去,荣誉归于大家,未来在于创造!亲历了广医的发展壮大,为自己能够身处其中而倍感荣幸,我将坚守护理初心与使命,共赴星辰大海新征程!”黄美凌教授拥有20年教龄,担任附属第三医院护理学教研室主任期间,负责医院护理教学的管理;担任护理学院副院长,协助推进教学改革。承担《妇产科护理学》等多门课程的教学工作,指导南山班学生护理技能培训与考核,指导护理专业本科生的科研毕业论文写作和研究生的临床实践等。近年,主持教改项目8项、参与5项,发表教学论文9篇,主编教材3部。建立学生第二成绩单评价模式和“四联合”培养实习护生职业道德工作机制;探索性地构建助产专业教师培养课程体系,为我校乃至华南地区开展助产专业人才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树立学科品牌,实施科教融合,打造药学高地,培育创新人才;创造学院文化,争做幸福老师;谱写流光溢彩的育人诗篇,锻造广医的鼎盛明天!”余细勇教授说。他是药学院院长,药学、临床药学专业负责人,组建卓越班、开创导师制,确立了以表观遗传药物研发为特色的教学、科研、转化“三位一体”的创新人才模式。担任药学院卓越班导师、实习实训指导导师。在他的推动下,药学、临床药学专业获得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院获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粤港国家级医药研发平台、省级实践教学示范基地等。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73计划等项目,曾获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等。带领学院建设“新药研发全链条加速器”,建立广州成药孵化器工程中心、华南药物临床试验公共服务平台等平台,与广医附五院共建I期临床试验研究中心,加速新药创制的项目转化。

  “我在广医工作了近30年,广医培养和成就了我,我要加倍反哺教书育人的工作。”蒋义国教授是公共卫生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预防医学专业负责人,长期致力于优化教学计划、革新人才培养方案、施行教学改革等工作,带领预防医学系申报并获批预防医学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近五年来,指导学生获得多项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和省级学术竞赛表彰,指导学生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2篇论文影响因子均高达27分。兼任学校化学致癌研究所所长,推动建立广州市环境致癌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环境致癌医学重点实验室和广东省高校环境致癌重点实验室。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支持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曾获广东省科技成果二等奖、中华预防医学会科技成果奖,并将科研成果融入日常教学。2020年,积极投身于疫情防控工作,组织师生志愿者分批次前往市疾控中心等单位参与防控工作。

番禺校区:广州市番禺区新造镇新造路1号(邮编:511436)

越秀校区:广州市越秀区东风西路195号(邮编:510182)

欢迎关注广州医科大学公众号

联系电话:020-37103000      传真:020-37103099

版权所有:广州医科大学(2025) 粤ICP备050088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