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医要闻

9位教师被评为广州医科大学第六届校级教学名师

近日,经个人申报、所在单位推荐、专家评议、学校研究决定,冯杜等9位老师被评为广州医科大学第六届校级教学名师。9月9日,我校举行2024年开学典礼暨教师节表彰大会,会上,学校领导为受表彰教师颁奖。

表彰仪式

冯杜,教授,博士生导师。广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副院长,广州医科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蛋白质修饰与疾病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呼吸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PI。入选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广东省“扬帆计划”拔尖人才、广州市优秀专家、“岭南英杰”后备人才,获评2024年度“顾孝诚讲座奖”。担任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线粒体生物学分会委员,中国病理生理学会蛋白质修饰与疾病专委会委员、青年委员会组长,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Cell Stress杂志学术编辑。

长期从事线粒体自噬的调控机理及其病理生理功能研究。近年来,主持国家基金项目5项、省市基金项目4项。在包括Nature Cell Biology、EMBO Journal、Molecular Psychiatry、Autophagy等国际知名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总影响因子超过310,2篇被F1000推荐,3篇为高被引论文。获专利4项。

主持和参加质量工程与教学改革项目5项。指导学生获得基础医学创新研究暨实验设计论坛全国总决赛金奖2项、银奖2项及省级奖项3项,并被评为国赛优秀指导教师。培养的研究生多次获得国家奖学金及省市表彰,并在全国学术大会上报告。

邓小燕,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流动工作站合作导师,主任技师,执业医师。金域检验学院副院长,国家现代产业学院主要负责人,国家一流专业负责人,国家一流课程负责人,广东省特支计划教学名师,广东省一流课程和在线开放课程负责人,广东省思政教学团队负责人。担任广东省教育指导委员会医学技术类专业委员、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中华临床实验室管理电子杂志》编辑部主任。

一直从事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相关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感染性疾病发病机制及实验诊断。主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承担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和广州实验室子课题各1项,主持省部级课题8项、厅局级课题2项,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各1项、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发表论文50余篇,编写教材专著18部。

教学方面,获国家多媒体教育软件评奖6项、广东省高等教育组多媒体课件奖5项,广东省教育成果奖2项,广东省首届本科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大赛(农医组)三等奖和广东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各1项。

刘英华,教授。广州医科大学药学院药理学教研室主任、药理学课程负责人,学校教学督导组组长。广东省高校第六批“千百十工程”校级培养对象,广东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培养对象,广州医科大学优秀共产党员。首批国家一流课程、广东省一流课程和广东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主要成员。清华大学“学堂在线”平台《药理学》国际课程(中英版)负责人,并领衔《药理学》优秀课程思政案例上线新华网-新华思政平台进行展播。

在《中国高等医学教育》等杂志发表教学论文3篇,主持省级教改项目及成果培育项目等6项。担任科学出版社“十四五”规划教材《药理学》(第二版)主编、人卫出版社中国高等医学教育首批课程思政案例库教材《药理学》第一副主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启动及面上项目)等多个科研项目,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其中4篇为中国科学院一区。

获全国百篇优博论文提名奖,首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广东分赛暨广东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广东省首届本科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大赛二等奖等。指导的本科生多次获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等。

尚鹤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高级心理咨询师。广州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院长,国家一流课程负责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主要负责人。兼任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理事、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医学心理教育与行为干预副组长、广东省社会管理研究会副会长、广东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本科高校心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广州国家实验室生物医学伦理委员会委员、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编委。

主要研究领域为医学心理学、健康心理学及公共卫生管理。近年来,主持和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及省部级科研教研项目10余项,其中主持广东省质量工程项目及教育教学改革项目4项、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项目4项。出版著作及教材6部。获得国家及省市级教学奖励10余项,在Depression and Anxiety、《医学与哲学》《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等发表论文40余篇。曾被评为广东省高校“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评估专家、广东省第十四届人大教科文卫咨询专家、广东省科技咨询软科学专家,广东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家。荣获广州市教育局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广州市优秀教师、广州市教育系统“女教工建功立业标兵”、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广州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党代表、广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党代表等荣誉。

近年来,指导学生获得国家级和省级以上的科技创新和创业项目7项,第十四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1项、第十六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1项、第十七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2项。

戴建威,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副理事长,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类器官和器官芯片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专委会再生医学转化学组委员,广州市优秀教师,国家一流专业主要负责人、广东省一流课程负责人。

研究方面,关注表观遗传调控肺部细胞谱系分化异常及PM2.5暴露诱发急慢性肺疾病(COPD)机制探究及干预手段开发,主持及参与包括国自然重点、面上及省级、市级科研项目12项,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

获国家级教学成果1项、省级教学成果3项及校级教学成果奖多项,发表教改论文十余篇,作为主编在科学出版社出版教材1部;指导学生获多项科研项目和竞赛奖项。作为主要负责人申报并获批“广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国家级“基础医学虚拟仿真实验室”。组织申报并获批“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及“国家一流本科专业”“生物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博士点及博士后流动站。

阳范文,教授,广州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医学材料工程系主任。兼任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专家、中国生物材料学会骨修复材料与器械分会委员、中国生物材料学会委员、广东省生工会生物医用材料与临床应用专业委员会、广东省应急管理专家委员会专家、中国包装联合会包装教育专委会常委。担任Biomedical Engineering Communications、《功能材料》《中国医药导报》编委和《表面技术》审稿人。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2项、省级科技计划项目3项、市级科技项目5项、教育部省市教改项目10项、企业委托横向项目14项。曾获省级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市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和广州市科研成果鉴定证书2项、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

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获得国家级奖3项、省级奖10项。申请专利80多件(其中授权50余件),发表论文110多篇,主编教材3部。在企业工作期间主持新产品研发项目10项,8项投产。

杨巧媛,教授,博士生导师。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省级培养对象,广州市高层次人才,广东省毒理学会副理事长,广东省预防医学会劳动卫生与职业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公共卫生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

从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教学科研工作20余年,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级科研项目20余项,以通讯/第一作者在Archives of Toxicology、Oncogene、Toxicological Sciences等行业知名杂志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参编《分子毒理学》《环境卫生学》《预防医学》等多部教材。

主导完成多项教学教改课题,包括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广东省本科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广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等。主持开展以高校-地方疾控部门联合办学为基础的预防医学专业“卫生应急”特色人才培养改革,获批广州市教学成果培育立项。指导带领学生团队获得全国大学生公共卫生综合技能大赛、全国校园科普大赛和大学生虚拟仿真作品大赛等多项国家级奖励。

江千舟,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副院长,牙体牙髓病学教研室主任,国家级一流课程负责人。现任中华口腔医学会牙体牙髓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口腔医学会老年口腔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口腔医学会牙体牙髓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广东省口腔医学会口腔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广东省女医师协会口腔分会副主委、广东省口腔医学会理事。

一直从事牙体牙髓病学医教研工作。担任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负责人,带领教学团队获评省级教学团队。担任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负责人,广州市“重点学科”学科带头人。获评“广州市优秀教师”“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质量工程、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国家、省部级课题,发表高水平论文80余篇,其中SCI收录50余篇,主编专著3部,参编专著2部,获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

谭理连,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及博士后合作导师。广州医科大学医学影像专业负责人。

从事医学影像诊断学教学工作38年,主持及参与广东省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及质量工程项目共13项。主持国家一流本科课程,教学成果获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主编全国教材1部,参编全国高等学校医学规划教材2部。带领教学团队获广州医科大学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获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广州市优秀教师及羊城好医生。多次获广州医科大学本科教学优秀奖、优秀党务工作者及招生工作先进个人。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主持完成1项临床技术,获广州市临床特色技术项目。主编学术专著2部,参编学术专著13部。培养研究生荣获全国影像医学专业研究生临床技能大赛二等奖。


番禺校区:广州市番禺区新造镇新造路1号(邮编:511436)

越秀校区:广州市越秀区东风西路195号(邮编:510182)

欢迎关注广州医科大学公众号

联系电话:020-37103000      传真:020-37103099

版权所有:广州医科大学(2025) 粤ICP备050088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