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医在线讯 药学院广东省分子靶标与临床药理学重点实验室研究成果“Self-Delivery Photo-Immune Stimulators for Photodynamic Sensitized Tumor Immunotherapy”和“Self-Delivery Nanomedicine for O2-Economized Photodynamic Tumor Therapy”近日接连在国际著名期刊ACS Nano、Nano Lett.发表。
光动力学治疗(PDT)是实现肿瘤精准治疗的有效手段,但是其临床抗肿瘤疗效受到肿瘤乏氧和免疫抑制微环境的限制。与此同时,传统纳米药物载体的生物安全隐患进一步限制了抗肿瘤纳米药物的临床转化。因此,药学院转化纳米医学研究团队首先通过抑制肿瘤细胞氧化磷酸化代谢途径,降低肿瘤耗氧实现肿瘤乏氧微环境改造,进而促进了乏氧条件下的PDT疗效(Nano Lett. 2020, 20, 2062)。同时,该团队通过PDT诱发的肿瘤免疫原性细胞死亡并结合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重构策略,形成了PDT敏化免疫治疗的精准协同治疗策略,实现了对原位瘤、远端瘤和转移瘤的精准治疗(ACS Nano, 2020, DOI: 10.1021/acsnano.0c06765)。值得注意的是,该精准纳米药物的制备采用自组装和自传递技术,有效的规避了纳米药物载体潜在的生物安全隐患,将极大地推进精准纳米药物的临床转化和应用。
广州医科大学为第一通讯单位,药学院余细勇教授、李仕颖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药学院博士研究生赵林平、郑蓉蓉为论文第一作者。上述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青年基金项目),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一般项目),广州医科大学“国家杰出青年及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培育计划”项目和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