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医要闻

我校霍夫曼免疫研究所团队在先天性免疫的生物解毒作用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近日,广州医科大学霍夫曼免疫研究所Dominique Ferrandon-李孜教授课题组等联合在《Proc Natl Acad Sci U S A》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A Toll pathway effector protects Drosophila specifically from distinct toxins secreted by a fungus or a bacterium”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了Toll通路调控的效应分子Bara A不是通过直接抵抗粪肠球菌以及罗伯茨绿僵菌的感染,而是保护宿主免受其分别分泌的毒素-EnterocinV、DestruxinA的毒害作用。
   革兰氏阳性细菌和真菌可激活果蝇Toll通路活化,进而促进抗菌肽-果蝇真菌肽(Drosomycin)和碧蝽金属肽(metchnikowin)的产生,并上调两个多肽家族-Bomanins和来自多蛋白前体BaramicinA (BaraA)的多肽的表达,然而,这些多肽在宿主抵抗革兰氏阳性菌和真菌感染中的作用和机制不明。本研究发现,BaraA可抵抗粪肠球菌和昆虫致病真菌罗伯茨绿僵菌的感染;然而BaraA不能直接杀伤病原,而是保护果蝇免受它们分别产生的毒素EnterocinV和DestruxinA的毒害作用;本研究还证实了BaraA主要是保护DestruxinA对宿主神经系统的毒害。因此,果蝇先天免疫可以通过分泌专用肽有效地应对病原体分泌的毒素。该研究为开拓先天性免疫的生物解毒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提供了线索。
   黄建琼博士为论文第一作者,Dominique Ferrandon教授为通讯作者。该研究受到国家“111”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中国高端外籍人才计划、国家公派留学基金、广州医科大学创新团队孵化项目、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项目等资助。
 

番禺校区:广州市番禺区新造镇新造路1号(邮编:511436)

越秀校区:广州市越秀区东风西路195号(邮编:510182)

欢迎关注广州医科大学公众号

联系电话:020-37103000      传真:020-37103099

版权所有:广州医科大学(2025) 粤ICP备050088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