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医要闻

钟南山院士指导粤鄂两地“面对面”会诊新冠危重症病例

  广医在线讯 新冠肺炎疫情持续,为提高诊治效率,2月11日下午,一场连接广州与武汉的远程视频会诊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技楼八楼会议室有条不紊地进行,这场特殊的“面对面”会诊主要针对由附一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呼吸内科教授张挪富同志带队支援的武汉协和西院2例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进行诊治方案的讨论。


  国家卫生健康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广东省、广州市疫情防控专家组临床救治组副组长,附一院党委书记,重症医学科带头人黎毅敏教授以及影像科曾庆思教授、重症医学科农凌波主任医师、徐永昊副主任医师等专家团队通过远程医疗参与会诊。


  现场,钟南山院士就公众关心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介绍,他说,在新冠肺炎防控方面,早发现、早治疗、早隔离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此外,还需重点关注危重症患者的治疗,“要尽早进行干预,密切关注病情的进展,及时进行生命支持和机械通气治疗,尽量减少发展为ARDS的风险,这就要从抗病毒及抗炎治疗两个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钟南山院士表示,开展远程会诊,就是希望能够共同探索一些更好的治疗方案,尽早对这些危重症患者进行干预。

  “这是21世纪遇到的第三次冠状病毒,2003年的SARS,2015年的MERS,到2019年底发生的这次新型冠状病毒。”钟南山院士说,尽管在病死率方面,新冠肺炎比SARS、MERS相对较低,但现在还没有彻底杜绝人传人的问题,特别是武汉这个地区仍需要继续努力做好预防与控制。“我相信我们有这个能力,举全国之力精诚协作,包括我们现在已经有约一万多来自全国各地的医护团队支援武汉,还有部队的支撑和支持,武汉的情况将会得到缓解。”

  钟南山院士说,2月中下旬应该会达到全国病例数的峰值或者平台期,但什么时候会出现疫情的拐点,还要看后面返程高潮以后,人群中新发病例的出现例数综合判断。


  随后,钟南山院士听取了2例新冠肺炎危重症病例的相关情况介绍,并与广东医疗队的张挪富教授、徐远达主任等医生进行了在线探讨,粤鄂两地专家团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了仔细研究,对后续治疗给予指导性意见。

  在省市卫健委的组织和指导下,从1月29日开始第一场远程会诊以来,附一院已经开展了5场新冠肺炎危重症病例的远程会诊,此次为首次与武汉连线,今后将继续加强两地联动,远程会诊覆盖面将逐渐铺开,逐渐常态化。


  广东省卫健委党组成员、干部保健局局长马文峰,广州市卫健委副主任胡文魁,附一院院长黄锦坤、副院长黄伟青也参加了此次远程会诊。

番禺校区:广州市番禺区新造镇新造路1号(邮编:511436)

越秀校区:广州市越秀区东风西路195号(邮编:510182)

欢迎关注广州医科大学公众号

联系电话:020-37103000      传真:020-37103099

版权所有:广州医科大学(2025) 粤ICP备050088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