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医要闻

附二院研究团队发现儿童癫痫性脑病新的致病分子机制

  广医在线讯 儿童癫痫性脑病是临床最为常见的难治性癫痫, 以Lennox-Gastaut综合征(LGS)为代表类型。然而,LGS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未明。近年,我校附属第二医院廖卫平教授研究团队联合美国范德堡大学康静琼教授共同致力于LGS的致病基因和发病机制研究,发现了LGS患者的GABRB3基因新突变位点,并展开深入分子机制探讨,研究结果近期在神经科学领域的顶级期刊Brain(IF:11.81,DOI: 10.1093/brain/awz250)发表。附二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石奕武教授为该论文第一作者,廖卫平教授和康静琼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附二院癫痫专科汪洁博士及神经内科易咏红教授为文章的共同作者。

  课题组在严重癫痫脑病(LGS)的患者中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的筛查,获得GABRB3基因的新突变位点,通过一系列的临床确证及基因致病性分析,发现该位点具有明显的致病性。课题组通过体外神经细胞转染及在体动物实验,进一步证实该突变降低GABAA受体的抑制功能,同时引发β3亚基在神经细胞内聚集,产生毒性作用,导致LGS疾病的发生。这项研究不但揭示GABRB3基因突变导致儿童严重癫痫表型的分子机制,也阐释了GABA受体功能与严重癫痫脑病的内在联系,对LGS的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的价值。

番禺校区:广州市番禺区新造镇新造路1号(邮编:511436)

越秀校区:广州市越秀区东风西路195号(邮编:510182)

欢迎关注广州医科大学公众号

联系电话:020-37103000      传真:020-37103099

版权所有:广州医科大学(2025) 粤ICP备050088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