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医要闻

全省众多高校学子比拼应急救护 广医夺本科组一等奖

  广医在线讯 如果碰到交通事故、地震灾害、火灾等紧急情景,你会怎么做?


  7月15-17日,广东省2019年大学生应急救护竞赛在广州医科大学举行。本次大赛由广东省红十字会、广东省教育厅主办,我校承办。全省42所高校的大学生比拼应急救护的正确“打开方式”,实力演绎“救在身边”。经过严谨训练和激烈角逐,广州医科大学代表队夺得本科组一等奖!



广医代表队在比赛中的精彩瞬间

  比赛包含了交通事故、地震灾害、火灾、踩踏、触电、运动伤害等场景的模拟,考核参赛者的成人心肺复苏,处理骨折、出血、擦伤、扭伤、烧烫伤等多种实操技能和应急救护的理论知识。赛后,我校代表队的队员们表示,日积月累的坚持训练终于收获了好成绩,心情非常兴奋。他们还分享了训练与比赛的思考与感悟。

  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的杨展正医生担任了教练员,他认为紧急救护技能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社会大众也应该掌握,“人人学急救,人人会自救互救,生命更精彩!”

  队员岑青燕说:“我们在比赛中更是刷新了自己对急救的认识:人们可能会觉得‘性命相托’、‘救死扶伤’等词语是医护人员的专利,但其实不完全如此。掌握了急救技能的人,也会有这种使命感。心肺复苏术、止血、包扎、固定等基本的急救技能真的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人。”魏薪光说:“在比赛中获奖是一次激励,而收获的知识却是我们医学之路不可或缺的基石!”李劲创、汤敏誉都表示,救人的技术让我们以后遇到突发情况不会慌张,而是将知识运用到实际当中,并且做出最正确的操作。

  队长王熙栋说:“通过训练和比赛,我们深刻理解到坚持到底的精神。我们可能不是最聪明的,但一定要做坚持到最后的那一个。这份精神同样是成为一名医生所必须恪守的信条。训练和比赛使我们对专业技能有更深入的理解和切实的体验,但比赛不是目的,最关键是当面临需要应急救护的情况,我们能够挺身而出、拯救生命。我们也要切实肩负向社会大众传播急救知识的责任。”


广医代表队

  在大赛的开幕式上,广东省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史先东,广东省教育厅副巡视员邱克楠,我校党委副书记陈晓辉致辞。省红会副会长李何荣,省红会相关部门,我校团委负责人,大赛评委专家,近400名参赛师生、志愿者等参加了开幕式。

  大赛评委由广东省护理学会理事长、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护理部主任成守珍教授,暨南大学彭爽副教授,广东药科大学护理学院院长由天辉教授,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苏运辉教授,广州市健安应急救护培训中心主任宋依依老师五位专家担任。广州医科大学队队员王熙栋同学、广东药科大学由天辉教授分别作为参赛选手代表和评委代表上台宣誓。


广东省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史先东


广东省教育厅副巡视员邱克楠

我校党委副书记陈晓辉




比赛现场

番禺校区:广州市番禺区新造镇新造路1号(邮编:511436)

越秀校区:广州市越秀区东风西路195号(邮编:510182)

欢迎关注广州医科大学公众号

联系电话:020-37103000      传真:020-37103099

版权所有:广州医科大学(2025) 粤ICP备050088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