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下午,国家科技部副部长、党组成员徐南平,政策法规与创新体系建设司司长贺德方,社会发展科技司司长吴远彬,成果转化与区域创新司司长包献华等领导和专家组莅临附一院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临床研究中心”)开展实地调研。广东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王瑞军,副厅长杨军等,学校党委书记冉丕鑫教授,副校长刘金保教授,中心主任钟南山院士、副主任郑劲平教授,附一院院长何建行教授,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副院长李时悦教授等参加调研。
徐南平副部长一行参观了中心生物资源库和产学研展览室,郑劲平教授讲解了临床中心概况及生物资源库建设,钟南山院士、邓方阁教授、周荣教授等分别介绍了I类新药、吸入药物、红外检测技术、3D裸眼技术、院感防控技术等临床研究中心创新成果的研发转化情况。
参观呼吸疾病生物样本资源库
钟院士汇报中心创新成果转化工作
体验裸眼3D技术
何建行院长主持座谈会议
钟南山院士致词
中心主任钟南山院士在致词中指出,2013年科技部着手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国家临床研究中心至今,全国的临床研究取得了较为快速的进步,借助临床研究中心的平台,搭建全国性的临床研究网络,开展更多的多中心临床研究,实现更多的成果转化。在政府强有力的组织和领导下,利用丰富的临床研究资源,国内医学科技工作者可以取得更多的成果。按照科技部的指导思想,临床中心除了研究高精尖的技术,更重要的是做好转化和推广,研发出适合国情的、简便、价廉、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和产品、药品。中心将坚持开拓创新成果转化思路,急国家医疗卫生之所急,积极应对解决国民医疗卫生的需求。
郑劲平教授做临床研究中心工作汇报
中心副主任郑劲平教授作临床研究中心工作汇报,他围绕临床研究中心的发展历程与战略定位基础平台建设、“双转化””双推广” 、多中心研究与多学科协作、产学研平台建设等方面的代表性成果进行汇报。
徐南平副部长讲话
徐南平副部长指出,科技部对临床研究中心非常重视,已分三批部署了32家国家临床研究中心,第四批18家临床研究中心部署工作也正在进行中。科学研究要有“家国情怀”,国家临床研究中心要将国家需求作为科学研究的方向,将人民健康作为科学研究的目标。国家建立临床中心目的在于聚集资源、攀登高峰,实现从基础研究到技术创新再到临床转化的过程,实现国家的自主创新。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既有国际重点实验室从事基础研究,也有临床研究中心开展临床转化,具有实现自我转化的能力,希望能够继续扩大转化的领域,取得更多自主创新的成果,为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的建设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