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医要闻

第三届表观遗传与生物医药研究国际会议在我校召开

    11月30日-12月2日,来自美国、加拿大、新加坡、中国台湾、香港、澳门以及国内100多个单位的相关领域专家、嘉宾代表及高校师生共420多人相聚在我校附属第五医院,共襄“2018医学前沿——第三届表观遗传与生物医药研究国际会议(2018ICEB)”学术盛宴。
 
    会议由中国药理学会表观遗传药理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广东省药理学会、广州医科大学,药学院和附属第五医院承办,广东华南药物临床评价中心、广东艾贝珐生物医药研究院等单位共同协办,药学院院长余细勇和附属第五医院院长周新科担任大会共同执行主席。
 
领导嘉宾合照
开幕式现场
 
    开幕式由余细勇教授主持。周新科教授致开幕辞,中国药理学会党委书记、常务副理事长杜冠华教授对学科建设讲话。校长王新华教授致欢迎辞。
 
药学院院长余细勇主持开幕式
 
    药学院院长余细勇介绍了本次大会主题“环境——医药——健康”及大会的基本情况,并表示,希望此次大会能够引领我国表观遗传药理学研究的新潮流,推动我国表观遗传药理学的创立并向国际推广和延伸,增进科研人员和各科研团队彼此之间的了解,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进步,有力促进我国生物医药创新平台的建设和发展。
 
附属第五医院院长周新科致开幕辞
 
    附属第五医院院长周新科对参加本次学术研讨会的专家、学者和同行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同时向大会的组织机构表示衷心的感谢,并介绍了医院的基本概况及近年来的发展情况。他表示,医院正努力打造符合高水平大学要求的直属三甲医院,朝着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医院的目标迈进,医院与药学院合作共建“广州医科大学药物临床试验研究中心”,正在开展一系列创新药的临床研究。
 
中国药理学会常务副理事长杜冠华致辞
 
    大会特邀嘉宾、中国药理学会党委书记、常务副理事长杜冠华教授感谢广州医科大学提供这片沃土,推动表观遗传学科的发展。他表示,一个学科的发展,需要一定的判断能力和前瞻能力,目前表观遗传学科正在兴起,表观遗传药理学则刚刚起步,任重道远。他希望,在专业委员会的共同努力下,能把全世界的表观遗传药理学精英团结在一起,互相切磋与探讨,齐心协力推动药物治疗更有效、更安全。
 
校长王新华致辞
 
    王新华校长介绍了我校高水平大学学科建设以及药学院科学研究、校企合作、学科共建等基本情况。他表示,最近在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发改委、广东省科技厅公布的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重点建设学科中,药学与临床医学、基础医学一起成为我校三个入选高水平大学的重点学科;2018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药学进入全球前500位、全国第43位。本次会议正值广州医科大学建校60周年学术活动月,会议为全校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机会,同时欢迎各位专家对我校多予指导,互相交流,共同推进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
 
    本次会议共设立1个主会场与1个分会场,设立5个院士报告,16个大会报告,42个专题报告。
 
 
 
 
    大会报告和专题报告分别有来自国内外的57位高层次专家、青年学者从心脏重构性疾病的表观遗传学研究进展、血管重构性疾病的表观遗传学研究进展、肿瘤心脏病学的表观遗传学研究进展、干细胞与微环境相互调节作用的表观遗传学研究进展、康复医学与微环境调控的表观遗传学研究进展、表观遗传药物与临床合理用药的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报告。
 
    12月2日上午举行院士论坛。中国工程院院士张运教授、美国医学科学院院士邹明辉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宝峰教授、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EMBO)外籍院士裴端卿教授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允怡教授分别在大会上作了《心血管系统新星——PCSK9抑制剂》、《肝脏激酶B1调控与高血压》、《创新与药物转化》、《诱导多能干细胞的研究进展》、《临床科研与国际视野》的学术报告。
五位院士做学术报告
 
    我校党委书记冉丕鑫教授参加了院士论坛,并与院士们就学科建设、科技创新进行交流。
 
    专家们在交流中分享各自在基础、临床实践中产生的新认识、新思路,为表观遗传学科的发展建言献策。
 
    会议期间,学会举行了中国药理学表观遗传药理学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活动,从全国各地推举产生了109位委员,通过严格选举,产生了40位常务委员,7位正副主任委员,我校药学院余细勇教授担任首届主任委员。成立活动由中国药理学会监事长李学军教授和中国药理学会秘书长张永鹤教授主持。
 
现场颁发聘书
  
优秀Poster论文颁奖
 
    为了培养和鼓励更多青年学者,本次大会共收到60份Poster交流论文,邀请18位专家评选出20位优秀壁报并进行颁奖,我校雷雪萍、张灵敏、王江林、范景浩、邓赛、文华颖、张燕芬、赵林平、左盛佳、袁萍等师生获得优秀壁报论文奖。
 
    闭幕式上,药学院院长余细勇教授作大会总结。本次大会聚焦了表观遗传学与治疗学各个领域国际最新前沿,主要围绕胸腔重大慢性疾病(心血管病、恶性肿瘤)结构、功能与代谢重构的发病机制、潜在治疗靶点与生物医药研发进行研讨,引领了表观遗传药理学研究的新潮流,有力推动了我国表观遗传药理学的发展走向国际前沿。
 
(药学院)

番禺校区:广州市番禺区新造镇新造路1号(邮编:511436)

越秀校区:广州市越秀区东风西路195号(邮编:510182)

欢迎关注广州医科大学公众号

联系电话:020-37103000      传真:020-37103099

版权所有:广州医科大学(2025) 粤ICP备050088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