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医要闻

附一院举办第二届ERAS & Tubeless多学科学术交流会

    9月8日,第二届中国eras & tubeless多学科学术交流会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创新与转化医学论坛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开幕,来自美国、英国、香港等地区的知名医学专家、省内外医疗单位共近6000人参加了盛会,为广州医科大学建校60周年及附属第一医院建院115周年献上一份特殊的“学术大礼”。开幕式由附一院院长何建行教授主持。
 
开幕式
何建行院长致开幕辞
 
    会上,何建行院长致开幕辞。他表示,医学创新和转化能使人类更加幸福,所谓的幸福首先是没有痛苦。因此,医务工作者的使命是使人类痛苦越来越少,最后实现没有痛苦。本届大会针对eras & tubeless进行学术交流,不仅有“院士论坛”,还将举办继续教育学习班,服务于医疗卫生事业创新发展,努力推动所有创新医疗技术迅速下沉,希望能为我国eras & tubeless的发展,为全国乃至世界医疗健康服务能力的提升贡献智慧。
 
钟南山院士致辞
 
    钟南山院士在致辞中表示,附一院在115年的发展历程中,他特别强调四个字:“求、气、情、越”。医学工作者不仅要对自己有要求,还要有对科技创新的追求;不仅要有功有所成的志气,还要努力为国家争气;不仅要有工作热情,还要饱含激情,全力以赴;不能满足于超越同类医院,而要学会“跨越”,推动国家医学创新与转化走向国际前列。他说,中国拥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临床资源,要大力做好基础研究工作,并最终将创新应用到为临床服务之中,努力为百姓解决问题,真正实现“早诊早治早防”,这也是本届大会的意义。
 
王新华校长讲话
 
    王新华校长在讲话中表示,去年首次尝试多学科联合举办大会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本届大会继续以“快速康复”和“无管化”系列技术为引,以国际视野瞄准创新与转化医学前沿技术,50个分会场覆盖医院各学科领域,7位院士举办院士论坛是一场名副其实的学术盛宴。他希望,以此次大会为契机,我校进一步努力提升学科学术水平,助力广州医科大学高水平大学建设,产出更多的临床医学创新成果,为健康中国提供科技创新支撑。
 
科技部社发司生物技术与医学处处长张兆丰讲话
 
    科技部社发司生物技术与医学处张兆丰处长在讲话中指出,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特别强调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针对临床医生与创新转化医学,他提出三点意见:充分认识当前时代深入推动医学创新的意义;推动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的目的就是发挥临床在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发挥好聚合、引领、转化、推广作用;临床中心不仅要在创新走在前列,以高质量的临床研究推动医学转化,促进先进技术推广到基层。
 
    开幕式之后,“临床医学创新与转化院士论坛”开讲,7位院士先后发表了精彩演讲,与参会嘉宾共话创新。樊代明院士从“医学的反向研究”视角出发,为当代医者实现患者的“整体健康”呵护带来了新的启发;韩德民院士就利用“医学人工智能”助力健康中国发表了自己的独到见解;李兆申院士作了题为《瞄准难题,多学科协作,医工交叉,努力提高胰腺病临床救治水平》的分享,描绘了胶囊内镜机器人的未来;吴以岭院士与大家分享了如何以络病理论的创新带动临床有效性组方及新药研发,建立创新中医药科研转化新模式;张英泽院士分享了自己的创新经验,如何在观察、思考之后迸发创新思维;张海波院士带来了肺损伤再生医学领域的最新理念与成果;钟南山院士则分享了团队在临床医学创新与转化领域的诸多经验。本届大会紧跟国家健康中国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设置了50个分会场,涵盖医院学科发展的各个领域,注册参会人数达近万人,众多来自国内外的顶尖专家、学者围绕最前沿、最热门的医学专业领域开展深入探讨与交流。
 
    当天,附一院也举行了“新时代•新跨越•新篇章”115周年院庆大会。钟南山院士及夫人李少芬女士,副校长罗健东,医院历届老领导、老专家与在职职工汇聚一堂,共同庆祝医院115岁的生日。大会由医院党委书记黎毅敏教授主持。
 
    会上,医院院长何建行教授总结回顾了医院115年的发展历程,通过一张张饱含纪念意义的老照片,展示了医院的发展简史。他说,115年是一个节点,更是一个新的起点,广医一院人将凝心聚力,在努力建设国家呼吸专业医学中心、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疑难病症诊治医院、广东省“登峰计划”医院的道路上不忘初心,奋力前行,开启发展新篇章。
 
    医院党委原书记张中治同志到会表达祝贺。他勉励大家,“登峰”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医院更要一步一个台阶,勤勤恳恳向“高峰”攀登。希望医院党委重视人才的培养,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祝福医院未来取得更大的发展,培养出更多的人才,早日登上“高峰”。
 
    副校长罗健东在讲话中表示,医院跨越百年发展,弥足珍贵。经过艰苦奋斗、开拓进取,附一院用辛勤汗水和无私奉献创造了多个了不起的国际国内“首创”、“第一”,为学校发展、为国家医疗卫生事业做出了积极的重要贡献。他向附一院提出三点希望:要时刻保持文化自信,牢记医院发展使命;要时刻保持争先干劲,以创新为驱动奋勇向前;要时刻保持志存高远,在传承和发展中迎接美好明天。
 
    钟南山院士在发言中强调了两个字:继承。他讲述了曾经发生在身边的感动故事:张中治老书记在医院发展早期的关键时刻,全身心投入行政管理工作而放弃自己的从医前程;吴开俊教授一边钻研创新技术,一边做好医院管理;抗非时期,老院长叶广春同志顶着各种压力,冒着也许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的风险,果断做出了同意将“最危重的病人接过来”的决策,最终经过全院职工齐心协力,成功救治了很多危重患者,在抗非斗争中取得了巨大的胜利。钟南山院士说,医院的发展离不开历代老领导、老前辈、老专家的无私奉献,正是有了对这种医院精神的继承,推动着医院的发展车轮滚滚向前。期待更多优秀的医务工作者脱颖而出,祝愿广医一院越走越宽广,越来越壮大。
 
    115周年院庆大会特别设置了一个感恩环节,医院为四十年以上院龄的在职职工颁发纪念徽章,并送上由衷的祝福。
 
    院庆大会在响亮的院歌《仁爱精诚》中拉下帷幕,附一院踏上一个新的征程,开启新的篇章。
 
(附属第一医院)

番禺校区:广州市番禺区新造镇新造路1号(邮编:511436)

越秀校区:广州市越秀区东风西路195号(邮编:510182)

欢迎关注广州医科大学公众号

联系电话:020-37103000      传真:020-37103099

版权所有:广州医科大学(2025) 粤ICP备050088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