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医要闻

广州医科大学刘允怡院士工作站揭牌

    为加强我校肝胆外科学及相关学科的发展,进一步推动高水平大学建设,学校与著名肝胆胰外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允怡教授合作建立“刘允怡院士工作站”。
    签约仪式于3月30日上午在番禺校区举行,刘允怡院士,学校党委书记冉丕鑫,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方灿辉,学校办公室、医院管理处、科研处、附五院相关负责人,各附属医院相关专家参加会议。会议由冉丕鑫书记主持。
    科研处处长王健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
刘允怡院士讲话
    刘允怡院士指出,他目前重点工作是培养中国下一代肝胆外科学人才,将年轻人才推到国际舞台上,进一步扩大中国相关学科的国际影响力。他期望双方共同重视院士工作站建设,自上而下地大力推动建设发展;各附属医院强化整合资源,在更高的平台上实现协同创新;大力加强临床方面的研究,推动临床与科研良性循环,实现成果转化应用,把临床水平提升至更高的层次。
冉丕鑫书记讲话
    冉丕鑫书记对刘允怡院士的支持表示感谢,对院士工作站的成立致以祝贺,并对工作站建设提出了四点要求:一是高度重视院士工作站建设,在体制机制、人才团队、经费投入等方面予以保障,探索以临床学系为抓手,整合广医系统的资源推动工作站建设;二是加强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通过院士工作站打造一支肝胆外科及相关学科的优秀人才队伍;三是打通基础与临床的研究,以科研成果推动临床水平的提升,解决临床上的疑难问题;四是着力医院文化建设,鼓励临床与科研两相促进,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方灿辉副校长代表学校与刘允怡院士签订了合作协议
揭牌仪式
    随后,附属第五医院院长周新科介绍了医院相关情况,我校相关专家与刘允怡院士就院士工作站建设进行了进一步的沟通交流。
    刘允怡院士工作站的基地设立在附属第五医院,并在整合广医系统资源的基础上,整体提升我校肝胆外科及相关学科的实力,推动我校高水平大学建设。在今后的合作中,刘允怡院士团队将定期到我校指导学科建设,发挥其临床与基础研究的国际化优势,双方进行以“肝胆胰精准外科诊疗技术及临床转化”为基础技术的相关研究和相关临床应用,开展各类国家级科研项目研究,联合培养创新型研发科技人才。
 
    刘允怡院士简介
    香港中文大学外科学系教授、国际肝胆胰协会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吴阶平医学奖获得者。创建了香港中文大学肝移植中心和肝癌诊疗研究组。在国际上首先提出以“肝段为本”的肝切除方法,即根据血液供应和胆管引流特征提出肝背扇区分为解剖亚区的概念,对肝癌和肝门胆管癌根治切除和劈裂性肝移植均有实际的临床指导意义。统一了国际上在肝脏解剖和肝切除手术的规划名称。率先应用钇90微粒为晚期肝癌治疗,显著提高了生存率。应用化疗、免疫联合治疗使不能切除的肝癌能以手术切除。较早开展活体肝移植手术,是香港和东南亚地区肝移植的创始人之一。
 
(宣传部)
 

番禺校区:广州市番禺区新造镇新造路1号(邮编:511436)

越秀校区:广州市越秀区东风西路195号(邮编:510182)

欢迎关注广州医科大学公众号

联系电话:020-37103000      传真:020-37103099

版权所有:广州医科大学(2025) 粤ICP备050088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