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医要闻

广东省分子临床药理学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

    11月9日上午,广东省分子临床药理学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广州医科大学药学院召开。广东省科技厅基础研究与科研条件处余亮副处长、王依莉科长,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成员,学校相关负责人、实验室骨干等40余位专家、科研人员出席会议。
    余亮副处长对科技厅督导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首次学术会议进行了说明,针对广东省重点实验室总体建设情况以及考核评比制度进行了介绍,并对实验室工作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与建议。
    刘金保副校长代表学校为学术委员会的校内外专家颁发了聘书。实验室主任余细勇教授汇报了实验室建设与运行实施方案、设立开放基金及开放课题等情况。委员们充分肯定了实验室在平台建设、人才培养及科研成果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绩,并对实验室的整体布局和发展思路提出了宝贵的建议与意见。
    广州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冉丕鑫教授主持了讨论会。他在总结委员们的综合建议后指出:一、合理规划研究方向,围绕实验室建设的基本原则,发挥专业优势,突出广医特色;二、精准定位发展目标,努力提高平台级别、档次,主动对接国家课题,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提高科研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三、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增加交流学习机会,加大成果转化力度;四、完善管理体系、开放共享机制,加强内部管理制度建设。冉书记要求会后组织所有研究人员梳理专家意见,进一步完善实施方案,通过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提高相关学科水平的层次。为了适应药学院及广州医科大学药学学科群的发展需要,学术委员会建议实验室的名称更改为“广东省分子靶标与临床药理学重点实验室”,并报省科技厅核准。

 

    附:省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名单


    主任委员   冉丕鑫教授(广州医科大学)
    副主任委员 裴端卿教授(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副主任委员 黄   民教授(中山大学)
    委员       余细勇教授(实验室主任,广州医科大学)
    委员       胡文辉教授(实验室副主任,广州医科大学)
    委员       刘金保教授(广州医科大学)
    委员       王  健教授  ( 广州医科大学)
    委员       刘叔文教授(南方医科大学)
    委员       刘培庆教授(中山大学)
    委员       丁  克教授 (暨南大学)
    委员       刘中秋教授(广州中医药大学)
    委员       谭  文教授 (广东工业大学)
    委员       何祥久教授(广东药科大学)

                                       (药学院)

番禺校区:广州市番禺区新造镇新造路1号(邮编:511436)

越秀校区:广州市越秀区东风西路195号(邮编:510182)

欢迎关注广州医科大学公众号

联系电话:020-37103000      传真:020-37103099

版权所有:广州医科大学(2025) 粤ICP备050088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