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基础学院付晓东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follicular stimulating hormone accelerates atherogenesis by increasing endothelial vcam-1 expression”在生物医学一区杂志《theranostics》发表。广州医科大学心血管疾病研究所和基础学院为该论文的第一单位,我校博士生李潇洒为该文第一作者,付晓东教授为单独通讯作者。论文为绝经后女性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
绝经后女性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上升,传统上认为这与卵巢功能衰竭、雌激素水平低下密切相关。雌激素替代疗法可有效降低绝经后女性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但其引发的副作用(乳腺癌、子宫内膜癌、深静脉血栓等)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在另一方面,绝经后卵泡刺激素(follicular stimulating hormone,fsh)水平上升,且一直维持在高位水平,这是否促进了绝经后女性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上升?这一科学问题目前尚未有研究解答。在国自然面上项目(no: 81270669, fsh促进绝经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效应及其机制研究,2013-2016)资助下,课题组就此问题展开研究,发现fsh受体表达于血管内皮细胞caveolae,fsh与受体结合后,可激活g蛋白及下游信号转导通路,上调内皮粘附分子vcam-1表达,进而促使单核细胞粘附,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这一研究提示,对fsh及其下游信号通路进行干预,可能成为降低绝经后女性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新途径。

(基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