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基层开展筛查

冉丕鑫教授在基层指导慢阻肺筛查

服务将连续20多天在连平、翁源等地开展

为群众带去优质资源
7月9日起,由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主办,连平县科协、连平县人民医院协办,在连平县人民医院开展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筛查活动。
这一项目为“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由广医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冉丕鑫教授带领科研团队,深入基层开展慢阻肺筛查服务。本次活动将历时20多天,遍及连平、翁源县城及各乡镇,全程活动免费。
筛查对象主要是40周岁以上且有长期吸烟、职业粉尘暴露等危险因素接触,或有咳嗽、咳痰、气喘等身体不适的人员,经过肺功能检查确诊为慢阻肺者将进一步接受胸片、血常规、血糖、血脂、肝肾功能等检查,由医院免费提供部分治疗药物,指导稳定期用药、急性加重就医及稳定期肺康复锻炼,同时为患者提供长期随访管理,提高慢阻肺患者的生活质量。
团队负责人表示,根据课题组对慢阻肺的调查研究,我国40岁及以上人群患病率为8.2%,慢阻肺防治已是刻不容缓。此次开展服务的团队共包括33人,活动3天以来,已有300余名基层群众受惠。团队将为通过筛查的患者进一步提供治疗建议和药物。
活动受到当地政府和群众的欢迎,有接受筛查的群众表示,在自己家门口也能享受到优质医疗资源,这为老百姓提供了便利,希望这种活动以后多多开展。
“群众的需求是科技工作的动力,医学科研工作者只有走进群众才能实现自我价值。” 冉丕鑫教授说。
该课题组成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机制与防治系列研究——生物燃料、抗氧化应激及基本治疗”,创下了多个首次:首次多中心、大样本慢阻肺调查发现4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达8.2%;首次揭示生物燃料是慢阻肺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首次发现含巯基抗氧化药物、茶碱等老药的新用途,可大幅降低治疗费用;首次研制符合国情的慢阻肺早期筛查方法和社区综合防治模式等。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从1993年开始,课题组从基层流行病学调查出发,到实验室中进行研究分析,得出的防治成果再回到基层、惠及百姓。
将优质医疗资源与先进科研成果延伸至基层,广医人始终为全民健康而努力!
(宣传部)
媒体链接:
广州参考《40+岁老烟民快来参加慢阻肺筛查》
http://www.gzcankao.com/news/wx/detail?newsi=73573&time=1499859480354
广州日报《老烟民过40岁 快来筛查慢阻肺》
http://gzdaily.dayoo.com/html/2017-07/14/content_25_5.htm
南方日报《全省3地9000居民 将获免费慢阻肺筛查》
http://epaper.southcn.com/nfdaily/html/2017-07/14/content_76531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