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钟南山院士发言

参加座谈会的领导、专家、各界代表合影
12月31日,在冬日如春的广州,来自省内各界的代表近300人来到广州医科大学参加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和广东社会学学会主办的“广东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暨新著《钟南山精神研究》首发座谈会”。中共广东省委原常委、常务副省长钟阳胜,著名医学专家钟南山院士,广东省社科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周华,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丁晋清,省卫生计生委党组成员、正厅级巡视员彭炜,广州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陈晓辉、副校长罗健东等出席并作讲话。
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广东社会学学会会长,新著《钟南山精神研究》组委会主任范英教授在座谈会致词中指出:广东精神文明学界和社会学界的同仁在致力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宣传与研究的同时,深感现实生活中那些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先进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因此选定出自广州、广东和全国的英模代表之一——钟南山院士数十年来的突出业绩和贡献为对象,组成近40人的课题组,经广东省社科联的重点立项,并进行为期年余的调研、写作,终于写成和出版了《钟南山精神研究》这部48万字的习作,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尽一份微力。
这部厚实的新作系范英等于20世纪80年代中至今长期主编的中国精神文明学(意识社会学)大型丛书第84部,是首次以钟南山这一活生生的个体精神为学术研究对象的尝试,序言由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叶选平撰写。全书共设十六章、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研究钟南山精神的缘起和思路。指出钟南山精神就是源于古今中外的优秀精神并具其个性特色的优秀精神。第二部分重点分述钟南山精神十二大主要构成要素。认为钟南山的爱国精神、敬业精神和实干精神,开拓精神、创新精神和科学精神,求真精神、向善精神和致美精神,服务精神、民本精神和大医精神等,均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要求的国家精神、社会精神和公民精神的突出表现,更是当前和今后必须重点弘扬的核心精神。第三部分着重指出,钟南山精神不仅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又具有鲜明的人类价值。其价值质体无疑体现为人道主义精神的典范、社会主义精神的楷模和共产主义精神的榜样三者的相互交融,更加有利于把“以人为本”的根本宗旨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全过程,更加有利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贯穿在各个领域、行业和个人之中,更加有利于把共产主义崇高理想信念牢固地树立起来、坚持下去,更加有利于克服当前各种不正之风的影响与侵蚀。
学校党委副书记陈晓辉代表学校对在座各位专家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做出的贡献表示崇高的敬意。他说,作为教书育人的大学,培养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是高校的己任。新的时代,提出了新的课题、新的要求,学校将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继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南山精神,为培养合格的医学人才,为广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我是80后,刚在座发言的老同志还是90后,我要向你们学习!”钟院士谦逊地说。他表示自己是第一次参加社科领域的会议,对新著的出版深感荣幸,也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认为,一个民族,一个政党,信仰、信念非常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有很深的意义。”钟院士说,当年正值困难时期,那时大家都吃不饱,自己就看到了身边的党员同志,自己忍着饿,把仅有的粮票给了生病的同志。虽然当时钟院士还没有入党,但他看在了心里,形成了信念。
年届八十的钟院士,依然踌躇满志:他想为年轻人创设更好的成长平台,想把广州呼吸中心建起来,想在慢阻肺的研究上继续取得突破,还希望能培养出院士……
新著《钟南山精神研究》的及时问梓,正如序言作者指出的:对钟南山院士这一健在的先进典型进行学术研究,写成学术著作,“是件很有现实意义的举措,同时也反映了广东社会科学界敢为人先的敏锐的学术眼光与高度负责的文化自觉”,无疑是立足广东实际,写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广东好榜样”,讲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广东好故事”,唱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广东好声音”,充分展示了新著《钟南山精神研究》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广东好学风”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广东好教材”,必将得到有识之士的广泛欢迎与认同。
(文/王心旺、陈苹 图/邓浩、何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