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钟南山院士对同学们寄予厚望


学生提问

报告会由学校副校长罗健东主持,学校党委书记冉丕鑫来到现场与同学们交流
“要决心把自己培养成创新型人才,请记住:你的实验研究面对失败的几率可能为95%以上。但未曾失败过的人一般也未成功过……”
“人要做成一点事情一定要坚持……”
“年轻人不要害怕挫折,因为挫折能帮助你认识问题……”
“如果有下辈子,我还要学医!”
9月13日下午,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教授以“培养创新型医学人才”为主题向近2000名大一新生开讲大学第一课。罗健东副校长主持报告会。新生们精神抖擞、坐姿笔挺,钟院士风趣幽默的演讲风格使现场顿时变得轻松愉快起来,同学们不时爆发出阵阵热烈掌声。
钟院士分析了创新的概念,他指出新发现和新发明不一定就是创新,而只是创意,因为真正的创新都需要产生经济社会效益。医学创新的过程包括转化医学和转化成果,既要有基础和临床的研究,也要获得产品、产生效益。创新要有全过程,而不仅是写出一个高水平的学术论文而已。
他希望同学们确定近期的和远期的目标,然后执着追求。同时他也指出,人的成长和发展要受到时代和社会等很多因素的影响,自己想做的事情并不一定都能如愿。面对不是自己心仪的工作,同学们应该努力去钻研和培养自己的兴趣,从“要我做”变成“我要做”。此外,也要学会“善待挫折”。他说自己非常欣赏中国女排的精神,他以本次奥运会上中国女排艰难而激动人心的夺冠历程为例,指出女排精神的核心就是不管条件多么困难都要坚持到底的意志和竭尽全力的精神。
除了执着的追求,成为创新型人才还需要尊重事实、合群协作、崇尚诚信和健康体魄。他跟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在抗击sars过程中不盲目迷信权威的故事。他说,重大的创新都需要与他人协作,因此一定要有好的人缘,要懂得尊重他人,善于发现他人的长处。
钟院士特别强调要多进行体育锻炼,希望同学们都能练就健康的体魄。他以自己年轻和近期游泳的照片作对比,近80岁却仍保持的健美身材,引起同学们的阵阵惊叹。他说,健康其实一直掌握在自己手中。人生只有一次,必须健康积极地生活。
随后,钟院士还与同学们进行现场互动。他说,临床医生的工作是非常繁忙的,因此在临床工作之余还进行科研工作,必须要提高工作效率,要充分学习钻研,使自己对疾病的了解更加深入;也不要因为社会对医生的看法而影响了自己,虽然当医生很辛苦,但是很光荣。他表示,如果有下辈子,仍然要学医。
在场的学校党委书记冉丕鑫对同学们谈到自己感想,他说,认识钟院士23年来一直跟他学做人和学本事,自身获益良多,新生们有幸由钟院士亲自上大学第一课,相信同学们也深有同感、受益匪浅。谈到对我校非医学专业的同学的期望时,钟院士表示,很高兴看到现在广州医科大学有更多不同的学科专业,希望各个专业的同学都要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做一个创新型人才,为社会做出贡献。
(宣传部)